「雲林古坑草嶺翻轉環境創生產業計畫暨大古坑產業永續聯盟成果展」今(4/18)日上午於雲林縣古坑鄉創樂子生活學苑(雲林縣古坑鄉光昌路247號)熱鬧登場。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計畫處長李明岳、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城鄉發展處長林長造、古坑鄉長林慧如、創樂子生活學苑執行長王毓琦、亞洲大學王志華老師、華山休閒農業區總幹事徐毓涵、石壁休閒農業區理事陳建諺、麻園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峻毅、高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盧育琳、華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侯惠月、草嶺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葉承皓、大埔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和賢、樟湖生態國中小學校長陳清圳、古坑在地業者及相關單位、雲科大智地中心、雲林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縣府及公所團隊與在地民眾等共同參與,展現雲林古坑在地產業的多樣特色。
謝淑亞副縣長指出,大古坑地區位處雲林縣山區,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在地農特產,更衍生出草嶺石壁櫻花季、古坑螢火蟲季、古坑竹筍節、台灣咖啡節等活動,吸引許多外地遊客。然而遊客對於古坑的了解,除了觀光層面及咖啡文化,缺少其他本地文化及竹工藝的認識。雲林縣政府為翻轉古坑在地產業,向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爭取290萬元補助,並投入60萬元辦理「雲林古坑草嶺翻轉環境創生產業計畫」,透過與地方資源合作討論、規劃青年交流經營地方創生事業經驗之場域,並辦理多場竹工藝產業創新研習工坊,與業者共同開發、實踐,推動在地對社會公益有熱誠的業者們共組「大古坑產業永續聯盟」,企圖以跨產業合作,建立多元實踐與運用模式,激盪出新的產業火花。
在本次成果展活動規劃由創樂子執行長王毓琦操刀,邀請古坑在地青年太日樂集團長張呈遠演出,以「竹笛」樂器展現竹韻音律,用優美的旋律讓參與的民眾徜徉其中,接著再以在地盛產的古坑竹子架設流水細麵裝置,邀請與會貴賓與民眾一起體驗夾流水細麵的樂趣,並組織古坑在地業者創樂子、華山休閒農業區、山海觀咖啡莊園、維野納複合式餐飲、長盛酒莊、石墩咖啡、石壁山莊、筑可-巧護士泡芙等擺設8處攤位,提供的在地美食、特色小物等吸引民眾目光,另有竹產品、咖啡烘豆、飲料調飲等DIY手作體驗區,讓今日的與會民眾有吃又有拿,身心靈都能夠獲得滿滿的療癒感,滿載而歸。
古坑全區皆盛產竹,草嶺石壁更是以森林療癒基地聞名,以竹搭建的觀光設施及造景與在地景觀融合,以其獨特的寧靜氣質,帶領旅人逃離城市喧囂。為使在地特色竹與在地產業更加契合,本次計畫聯合不同的竹工藝講師與在地業者溝通,在一次次的課程中共同設計創造出能結合在地產業需求的竹製品,更於課程中發想出一本聯合在地業者的古坑遊樂護照手冊,提供古坑深度旅遊體驗建議,在本次成果展中呈現,歡迎民眾參觀,未來可至古坑華山遊客中心、創樂子生活學苑索取該本古坑遊樂護照手冊。
最後計畫主持人亞洲大學王志華老師表示,「大古坑產業永續聯盟」是透過公部門與當地居民、在地業者、社區發展協會、文化保存團體等共同討論下,思考應如何讓古坑這一個擁有美麗景觀與資源豐富的土地,能夠更永續地往前邁進,透過定期討論地方發展計畫,舉辦相關環境教育工作坊,一步步建立起古坑的永續發展方向。
未來在產官學的合作下,將持續以在地產業及景觀為特色,創生永續發展為目標,打造越來越好的古坑,也歡迎大家一起來古坑體驗不一樣的竹產業療癒生活。
當天與會單位另包含石壁大飯店、蕉您來好康農場、佑梓有限公司、海宴休閒農莊、勻耕農業企業社、可遊永續股份有限公司、雲林縣湖山水庫人文生態保護協會、雲林縣觀光產業文旅發展協會、秝木工作室、華山基金會、台灣獼猴咖啡、漢林生態顧問有限公司、石墩咖啡等。
· SDGs4 優質教育確保有教無類、公平以及高品質的教育,及提倡終身學習
· SDGs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 SDGs12 永續消費與生產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