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就讀輔英科技大學物理治療系時就對這個領域產生極大興趣,只是當時家庭經濟狀況有限,選擇先從軍當志願役士兵,一來是履行國防義務,二來也能累積存款,未來退伍後再回到自己的專業領域。」這段決策背後,是他對夢想的堅持與務實的思維。在軍中,吳昱賢的主要職責是擔任醫務兵,負責戰傷急救、基礎健康照護、疾病防治宣導以及行政管理工作。尤其在資源有限、環境嚴峻的高登島,他不只是一名士兵,更是一位時常面對緊急情況的「前線醫護人員」。從熱帶氣候引起的皮膚病、感冒疫情控制,到訓練傷害與突發意外的緊急處置,他都參與其中,也因此培養出比同齡人更豐富的臨床判斷力與抗壓性。
2024年3月,吳昱賢正式從軍中退伍。面對轉換跑道的重大轉折點,他選擇立即報名物理治療師執照考試,並著手展開四個月的高強度準備。許多人對他的成功感到驚訝,認為四個月就考取證照實屬罕見。但吳昱賢卻謙虛地說:「真正讓我能專心備考的,是輔導會提供的『就業考試進修補助』資源,讓我在無收入的空窗期還能安心唸書。」這項補助,是退除役官兵在退伍後轉換職涯過程中的一項重要政策資源。輔導會提供多種就業輔導服務,幫助退役軍人銜接社會、取得新專業身分。吳昱賢表示:「這筆補助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穩定的後盾,讓我不用分心打工,能專注於每天8至10小時的複習時間。」為了高效率備考,他重新檢視大學時期的筆記與教材,並報名補習班線上課程進行重點複習,結合過去在軍中醫務經驗,將理論與實務緊密結合。他特別強調:「有規律的作息、每天固定複習、模擬測驗與自我檢討,是我能短時間通過國考的關鍵。」
順利取得證照後,吳昱賢在同年10月進入一家位於南部的骨科診所,正式展開他在復健醫療界的職涯。起初,他坦言:「雖然書念得多,但臨床經驗仍然不足,一開始面對患者真的會緊張,尤其是遇到多重病史、高齡患者時,很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他也提到,現代物理治療不再只是單純的肌肉訓練與器械操作,更要求治療師具有溝通能力、心理陪伴與整合醫療資源的能力。對於一位從軍中轉職的新鮮人而言,這是一場全面性的轉化挑戰,但他用堅毅與學習的態度逐步克服。
對於還在軍中服役、或即將退伍的弟兄姊妹們,吳昱賢有許多肺腑之言想分享。他說:「我真的非常感謝輔導會提供的就業考試進修補助,這不只是金錢上的協助,更是一種信任的象徵,讓我們知道社會仍在乎退役軍人未來的發展。」他建議所有準備轉職的退役官兵:「首先要認清自己的興趣與能力,其次要勇敢跨出第一步。軍人訓練出來的紀律與抗壓力,在任何職場都是優勢,只要願意學習、肯吃苦,就有機會在新的舞台上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