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天眼第五代網站程式已於113年11月11日起正式啟用,所有會員或記者權限,帳號+密碼沿用有效,歡迎大家利用。
當前位置: 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社會新聞 › 桃園--「玩具復活節」 將環境教育議題深入校園
桃園--「玩具復活節」 將環境教育議題深入校園
2025
05/17
16:26
天眼日報記者
吳宜儒
桃園市
新聞發布
分享
瀏覽 (410) | | | |
2025-05-17 16:26
天眼日報記者 吳宜儒 桃園市 新聞發布
二手玩具陪伴孩子們快樂成長


 蘇俊賓副市長訪視玩具物流中心 化身玩具醫生修復玩具.jpg

蘇俊賓副市長訪視玩具物流中心 化身玩具醫生修復玩具

 

「玩具不只是孩子的玩伴,更能成為傳遞永續價值的橋樑!」由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及TOYOTA和泰汽車,共同舉辦邁入第十年的「玩具愛分享」,第9場活動17日在桃園瑞埔國小登場,副市長蘇俊賓、和泰汽車吳家炎副總都到場同樂,希望透過巡迴全台活動,讓二手玩具玩出永續、玩出影響力。

 

兒童節前夕開跑,46月展開全台15場巡迴活動,邀請親子一同參與,從遊戲中學習應對極端氣候,認識SDGs並在生活中學習為地球的永續未來努力。第9場活動17日在瑞埔國小盛大開玩!現場有上百組親子一同共襄盛舉。

 

活動大合照.jpg

活動大合照

 

TOYOTA玩具復活節」透過闖關活動結合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期望透過二手玩具以及闖關設計的玩樂中,引導民眾了解永續生活及社會福利服務等,提升孩子的主動學習並促進親子互動共融。因應近年來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與現象,今年更是精心設計在闖關的遊玩上,透過「做中學」發揮環保及教育的理念,例如「寶島尚青」關卡,台灣是水果王國,選擇當地的水果可以降低運送產生時的碳排放;「植樹造林」關卡,種植樹木就像保護地球的大傘,樹木可以保護土壤、樹葉可以幫忙城市降溫,友善環境愛地球!

 

除了玩玩具,大小朋友還能動手製作專屬自己的玩具,跟著老師,使用在家裡隨手可得的紙張和玩具小零件,就能組裝成獨一無二的「咻~玩具飛機」,現場小朋友馬上興奮地玩起拋接,比賽誰的飛機可以飛得更遠!

 

 小朋友將廢棄玩具循環再生產品『串串珠』串成一條項鍊.jpg

小朋友將廢棄玩具循環再生產品『串串珠』串成一條項鍊

 

桃園副市長蘇俊賓致詞表示,玩具圖書館在桃園起家,市府更積極推動相關政策,教育局設立於南區瑞埔國小的「玩具物流中心」,肩負起全國玩具資源分配的重要任務。桃園市也推動「二手玩具循環永續環境教育推廣計畫」,透過教育局、環保局及青年事務局、綠腳印的跨局處合作,選定北區的中埔國小及南區的瑞埔國小作為中心學校,將環境教育議題深入校園。

 

日後玩具圖書館與瑞埔國小合作,擬定玩館環境教育計畫透過永續循環的概念,此計畫期盼串聯桃園市13個行政區的資源,落實「一區一校」推動環境教育,辦理資源循環、玩具交換等多元活動,讓孩子從小培養循環永續的觀念,並將其落實於日常生活與學習之中。桃園市將持續扮演全國推動永續教育的領頭羊,讓資源循環不只是一場運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從孩子做起、從校園扎根,逐步邁向綠色未來,共同打造永續宜居的智慧城市。

 

 小朋友在闖關中學習環保碳排知識.jpg  小朋友在闖關中學習環保碳排知識觀念

 

副總吳家炎表示,和泰汽車自2016年起投入「玩具圖書館」計畫,將企業物流與據點資源轉化為公益力量。除了提供回收通路與物資整合外,更推動員工與家庭共同參與玩具整理與志工活動,讓公益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十年前,我們許下承諾要讓每個玩具找到新主人;十年後,我們見證了愛心的延續與孩子的笑容。這是我們最引以為傲的成果。」

 

玩圖副理事長成漢表示,與和泰汽車合作於TOYOTA全台服務廠設置玩具回收箱,大幅提升玩具回收的便利性,過去九年來就累積高達485公噸的玩具,相當於12萬棵樹木一年的碳吸附量。每年透過志工巧手清潔分類後,可再生超過5萬件二手玩具,去年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提供給海內外約1300間機構,希望透過二手玩具,陪伴孩子們快樂成長,同時傳遞惜福、共享、循環、包容的理念,為下一代創造更美好的社會。

 

瑞埔幼兒園的開場表演.jpg  可愛的瑞埔國小附設幼兒園表演

 

TOYOTA及勞動部培力就業計畫支持下,2025年的玩具復活節從4月兒童節一路玩到6月底,巡迴新北、雲林、台中、嘉義、台東、澎湖、台南、新竹、桃園、台北、彰化、高雄、宜蘭、屏東、南投等地區共 15 個場次。

 

台灣玩具圖書館網站 http://www.tw-toylibrary.org/

TOYOTA玩具愛分享網站 https://www.toyota.com.tw/TOYOTA_Toy_Story/index.html

 

上傳時間:2025-05-17 16:26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吳宜儒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