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市長指出,隨著高齡人口逐漸增加,與其讓長輩特地前往指定地點接受服務,不如將關懷據點設置於社區內,不僅更加方便、也更貼近長輩們的生活,期許民政局能與桃園各里的里長合作,將「社區安居 共享好生活」計畫經驗擴展至桃園各區,實踐在地照顧、就近服務的目標,打造桃園成為高齡友善、宜居的城市。
為鼓勵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與住戶能於社區內自行舉辦社福照顧相關的課程與活動,桃園市中壢區公所自113年起開始推動「社區安居共享好生活」計畫,期許藉由本計畫鼓勵中壢區內公寓大廈共同建立世代共融、在地安養的樂活環境,攜手打造「社區樂安居 共享好生活」的幸福城市。
民政局表示,「社區安居 共享好生活」計畫主要目標為培力各公寓大廈管理組織善用社區完善的公共空間,結合社會資源、志工人力與鄰里互助力量,共同協力照顧當地長輩。同時,該計畫也將公寓大廈、社會住宅納入社區互助夥伴行列,與市府攜手建構友善的高齡照護環境,讓社區長輩得以「在地安養,在地樂活」。未來市府也以中壢區為起點,與更多社區合作,共同讓桃園成為「社區樂安居、共享好生活」的幸福城市。
中壢區公所表示,「社區安居 共享好生活」計畫主要是希望透過拋磚引玉的方式,鼓勵各公寓大廈運用既有公共空間辦理延緩老化與健康促進相關課程,讓銀髮族及身心障礙者可就近於住家樓下,與住戶共同參與課程及活動,提升社福照顧機制的可近性與便利性,強化住戶間的社交互動與促進社區關懷,建構獨居者的社會參與網絡。113年以龍崗城、歌德宮廷及聯上3Q三個社區為示範點,合計開設36堂延緩失能、手作、桌遊及操作手機等多元課程,共服務556人次,其中參與長者363人次,佔總參與人次65%。今(114)年更導入「增能培力」與「專業輔導」,並透過資源盤點,讓公寓大廈得以運用社區志願服務人力與社會資源,建構出永續性的社福照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