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天眼第五代網站程式已於113年11月11日起正式啟用,所有會員或記者權限,帳號+密碼沿用有效,歡迎大家利用。
當前位置: 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社會新聞 ›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25日郭師妙營養師談守護肌肉:高齡者肌少症照護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25日郭師妙營養師談守護肌肉:高齡者肌少症照護
2025
06/25
13:50
記者
張起床
雲林縣
新聞發布
分享
瀏覽 (14611) | | | |
2025-06-25 13:50
記者 張起床 雲林縣 新聞發布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斗六分院6月25日營養室郭師妙營養師

在記者會中談主題:營養關鍵,守護肌肉:高齡者肌少症照護。

你有沒有發現,家中長輩近年來動作變慢、體力變差?有時只是走去菜市場就累得坐下來?郭師妙營養師提醒,這不一定是自然老化,而可能是「肌少症」找上門,一種常被忽略,卻可能讓長輩失能、臥床的隱形危機!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郭師妙營養師表示,其實很多長輩不是病倒,而是『倒了才病』。近年觀察到不少高齡者原本生活自理,卻在一次跌倒後迅速衰退,背後往往是肌肉量流失、營養攝取不足,從「行動自如」到「一跌不振」,只差一頓沒吃好的飯。

 

75歲的李先生,退休後生活規律,平常也會走公園。但女兒發現,原本健步如飛的爸爸,近半年開始走路緩慢,連提菜籃都覺得「重到吃力」。某日滑倒送醫後檢查,才發現肌肉量已明顯不足,所幸經由營養與復健介入,如今體力逐漸恢復。

 

郭師妙營養師指出,很多人不知道,年紀越大,越要『吃對』,而不是吃少。65歲以上長者每日蛋白質需求比成人更高,但多數長輩怕膽固醇、不敢吃肉,導致營養攝取不足,肌肉就像銀行帳戶一樣,一天一天被「提領」光了。

 

隨著年齡增長,若出現手無力、行動變慢、體重悄悄下降情況,可能不是單純老化,而是肌肉正在流失,也就是所謂的「肌少症」。很多長輩會發現提不動菜籃、開罐頭要請人幫忙,甚至只是從客廳走到廚房,都會覺得累、需要坐下休息。更重要的是,有些人明明吃得不少,體重卻還是變輕,這往往不是減脂成功,而是肌肉正在悄悄消失,對健康是個隱憂。

 

郭師妙營養師建議,想要預防或改善肌少症,飲食是關鍵。每一餐都要攝取足夠蛋白質,例如豆腐、魚、雞蛋或肉類,盡量輪替、多元攝取,才不會吃膩又能補得夠。對銀髮族來說,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應達每公斤體重1.2公克以上,才能維持基本肌肉量。但許多長輩的早餐常常只有稀飯和醬菜,蛋白質嚴重不足,建議可加入蛋花、豆漿或乳製品,提升營養密度,讓肌肉有原料可用,也讓身體更有力!

 

郭師妙營養師提醒,肌少症並非無法逆轉,只要及早發現、透過正確飲食與適度運動介入,就有機會延緩衰弱、維持行動力。從每天的一餐一飯開始,幫助長輩吃對營養、養回肌肉,讓長輩老得更有力,活得更健康。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衛教知識,如有不適或疾病,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治,以免貽誤病情,並能獲最佳治療的效果。郭師妙營養師資歷:現職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營養師;專長慢性病營養照護、糖尿病營養照護、減重飲食指導、長期營養照護、癌症營養照護、孕期與幼兒營養照護。

 

 

 


上傳時間:2025-06-25 13:50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張起床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