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因缺血性腦中風送醫的患者不在少數,腦中風是導致成年人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透過「溶栓」與「取栓」雙管齊下的治療方式,許多患者得以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大幅提升預後生活品質。
缺血性腦中風是由血栓阻塞腦部血管所引起,導致腦部缺氧、神經細胞損傷。若能在中風發作後的3至4.5小時內,無健保規範之禁忌症(如主動脈剝離、凝血功能疾患、腦出血病史等)施行靜脈注射血栓溶解劑(rt-PA),有助於溶解血栓、恢復血流,降低腦部損傷程度。然而,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溶栓治療,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估。
若患者的血栓較大或錯過溶栓治療時間窗,取栓治療便是另一道救命關鍵。透過微創導管技術,醫師將導管經由股動脈送入腦血管,直接將血栓移除,迅速恢復血流。取栓治療的黃金時間可延長至 6至24小時,為更多患者帶來治療機會。
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新化分院身為東台南地區唯一的綜合醫院,2024年除了引進rt-PA血栓溶解劑之治療,更進一步與成大醫院中風中心的緊密合作,透過使用「大台南地區急性中風病患轉診系統」縮短轉診時間,將病患轉至成大醫院及其他急救網絡內醫院進行腦導管取栓手術,打通腦部血管,有效改善病患之神經學功能與預後。成大醫院腦血管疾患科主任陳志弘副教授及成大醫院中風中心執行秘書張育銘醫師表示透過迅速的初步診斷、血栓溶解劑、緊密的區域轉診合作以及導管手術,不只提高了治療的連續性及效果,更能高效率守護東台南民眾的健康。
新化分院張耀仁分院長表示,落實『醫療在地化』持續守護民眾健康,是新化分院的責任。新化分院不只引進更好更有效的中風急性治療,也著眼於預防動脈硬化及血管疾病上。今年新化分院將增加動脈硬化檢測儀(ABI)的檢測服務,能夠在症狀出現前,就提早偵測出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及早治療動脈硬化並控制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更能預防腦中風發生。新化分院方怡婷醫師呼籲民眾,腦中風的預防,及時診斷與治療都相當重要。除了中風發生時要及時送醫,也要注意平時的三高控制與血管健康,多運動,及早進行篩檢,保護自己與家人的腦血管健康,守護自由方便的美好生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