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ATA[天眼日報全球新聞網路電視台 -- npo公益新聞]]> https://t-ynews.com.tw [email protected] 天眼日報全球新聞網路電視台 https://t-ynews.com.tw clean zh-Hant https://t-ynews.com.tw/static/images/index_logo.png <![CDATA[天眼日報全球新聞網路電視台 - npo公益新聞]]> https://t-ynews.com.tw 2025-09-28 15:46:16 120 <![CDATA[高雄跨宗教交流響應世界和平日 信仰與人權同行]]> 響應921日「世界和平日」,高雄山達基教會特別舉辦第六屆「善為人知宗教自由交流研討會」,主題為「信仰與和平:人權的實踐之路」。現場邀請一貫道、天帝教、天道、玄門真宗、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金凌東隆福安宮凌霄寶殿等多個宗教團體共同參與,前金區區長蔡青芬也代表高雄市政府民政局蒞臨,並由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與宗教研究中心主任陳清秀教授進行專題演講。

 

今年世界和平日主題為「即刻行動,建設和平世界」,其核心精神之一便是推廣人權。山達基教會代表陳晴焄表示,教會在全球持續依循創始人L. 羅恩 賀伯特的人道理念,推動人權教育,並提供完整教材協助落實人權。她強調,唯有人權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社會才能減少衝突與對立,邁向和諧共識。

 

前金區區長蔡青芬致詞時,除了感謝各宗教團體在日常生活中引導民眾向善、彼此尊重,讓人權得以具體實踐外,也肯定宗教界協助公部門推動公益政策,為提升社會整體福祉做出重要貢獻。

 

活動中,特別安排區長與各宗教代表進行人權簽署儀式,象徵共同為社會與世界和平祈願。會場亦播放人權主題影片,提醒大眾全球仍面臨的人權挑戰,並引導思考每個人與社會在推動人權實踐上的責任。

 

陳清秀教授則以「以天人合一思想,建立世界和平」為題進行專題分享。他從百家思想與宗教理念出發,闡述自然法則如何啟示人類順應自然,進而形塑普世價值,並以此作為建立環境、文化與制度和平的根基。

第六屆「善為人知宗教自由」跨信仰交流研討會.jpg

]]>
2025-09-25 10:31:43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9067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9067 npo公益新聞
<![CDATA[從戒治到重生:各界攜手共築無毒家園]]>

 

為打造更美好的無毒家園,高雄山達基教會日前主辦了一場跨部門參訪,集結了高雄市議員宋立彬服務處、高雄市政府毒品防治局及以及推動反毒的團體: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觀護協會、台灣無毒世界協會、高雄少年觀護慈愛協會及東港東隆福安宮凌霄寶殿等單位,一同前往雲林那可拿戒毒機構。這場交流旨在深化台灣在毒品預防與戒治上的合作,展現各界如同兄弟姊妹般,共同為社會貢獻心力的決心。

 

那可拿(Narconon)是一個國際性的戒毒組織,其核心技術來自L. 羅恩 賀伯特,專注於協助深陷毒癮者。高雄山達基教會董事長薛智元表示,教會與台灣無毒世界協會長期投入前端的預防教育,而那可拿則為已受毒品侵害的人提供專業戒治服務,三方各司其職,攜手合作。

 

高雄市議員宋立彬致詞時強調,「一次吸毒,終身戒毒」。他指出,除了持續強化反毒教育,協助毒癮者重返社會更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方向。高雄市政府毒品防治局局長陳盈秀也表示,毒防局積極推動宣導與防治,目標是讓未受毒品影響的人能完全遠離毒品,並透過在全市設立防制關懷站,凝聚全民力量。

 

那可拿執行長林芯瑩指出,許多毒癮者的問題不僅在生理,更在於價值觀的偏差。因此,那可拿的戒治方式除了生理排毒,也特別透過正向教育,幫助學員重建正確價值觀,讓他們能從根本上擺脫毒品影響。

 

活動中最動人的部分,是四位戒毒成功者的現身分享。他們都因家人的陪伴與不放棄,願意接受戒治。他們一致表示,透過那可拿的教材重塑價值觀,是他們成功戒毒並不再走回頭路的關鍵。一位家屬感性地分享:「所有反毒工作者,做的就是功德。」這句話深刻地傳達了家庭在戒治過程中的重要性。

 

此次參訪不僅加深了各界對戒治模式的了解,也展現了社會攜手合作的決心。未來,期盼能在教育、預防與戒治三方面持續強化合作,共同實現無毒家園的願景。

從戒治到重生:各界攜手共築無毒家園.jpg

]]>
2025-09-25 10:19:47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9066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9066 npo公益新聞
<![CDATA[「人權教室」從心開始 新泰國中教師研習 讓尊重與愛深植校園]]> 當教育遇上人權,會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日前,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受邀前往新北市新泰國中,為全校近150位教師舉辦一場深具意義的人權教育研習。這場活動不只是一堂課,更是引導老師們將「平等、尊重、負責」這些核心價值,巧妙融入教學,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充滿愛與尊嚴的學習環境。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執行長李惠芬在講座中,以溫暖而堅定的語氣,闡述了學生的「知的權利」。她提醒老師,當我們賦予孩子發聲的權利,同時也賦予了他們應負的責任。李惠芬強調,一個公平正義的教室,是從老師的正向語言開始。當孩子感受到那份尊重,他們的尊嚴被細心呵護,自信與自尊便會如種子般萌芽。她也引用L. 羅恩 賀伯特先生的引言「人權必須要落實,而不能只是理想」,並鼓勵老師們,將《聯合國人權宣言》的30則條文化為日常教學的一部分,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如何「愛人」。

 

為了讓理論不再遙遠,李惠芬在現場安排了互動演練。老師們熱情參與「充滿人權氛圍的提問」練習,許多老師會後都表示收穫滿滿,深刻體會到,在捍衛學生權利的同時,也保有自己的專業與尊嚴。一位老師分享:「這場講座讓我開始反思,過去與學生互動時,是否真的做到了正向管教?」

 

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表示,人權教育的圓滿,在於老師們能夠將「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精神內化,成為孩子們最溫暖的榜樣。期待這場愛的漣漪能擴散到更多學校,讓台灣的教育環境,因為人權而變得更加溫馨、有光。

「人權教室」從心開始 新泰國中教師研習 讓尊重與愛深植校園.jpg



]]>
2025-09-16 15:03:48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839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839 npo公益新聞
<![CDATA[林森國小友善校園研討會:傾聽、理解、陪伴,為孩子鋪一條溫暖路]]> 嘉義市林森國小日前舉辦「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研討會,齊聚嘉義地區國中小輔導主任與組長。本次活動以「傾聽、理解、陪伴」為核心,旨在深化輔導知能,為孩子們的成長之路注入更多溫暖與支持。

研討會特別邀請兩位專家分享實務經驗。親職教育專家林妙香老師以「SEL(社會情緒學習)」為題,透過生動的實作演練,帶領輔導人員更有溫度地理解孩子的情感與需求,並在講座中提及「快樂之道」。嘉義大學家庭與社區諮商中心陳亮晴心理師則以「每個背後的故事,比你想的沉重」為題,透過真實情境演練,提升輔導人員捕捉孩子情緒訊號的敏銳度,學習在關鍵時刻給予有效的陪伴。

林森國小吳育楷校長表示,每一個微笑背後都可能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每一次沉默的眼神都可能承載著比想像更沉重的心事。本次研討會不僅是專業傳承,更是心與心的交流,期許所有輔導夥伴能將所學化為行動,在校園中守護每一顆正在成長的心。

這場交流凝聚了嘉義地區輔導工作的專業力量,為友善校園的推動奠定堅實基礎。與會者紛紛表示收穫良多,並承諾將帶著這份感動與使命感,持續為學生打造一個更安全、溫馨、充滿支持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被看見,並且被好好地對待。

▲林妙香講師與輔導老師們互動。

]]>
2025-09-16 14:58:30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838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838 npo公益新聞
<![CDATA[五甲龍成宮千人普渡法會 宗教結合公益傳達身心正能量]]> 南高雄首屈一指的鳳山區五甲龍成宮於今(6)日舉辦盛大的中元普渡法會,現場湧入上千名信眾,場面壯觀。法會除了傳統祭祀儀式,更進行了「施食」活動,將糖果、零食與錢幣撒出,讓民眾分享福氣與平安。此外,山達基教會的反毒志工也到場共襄盛舉,向信眾宣導反毒知識,並號召大家一同簽署反毒宣言,讓宗教盛事與社會公益完美結合。

 

普渡法會從一早就開始準備,豐盛的供品,將廟前廣場堆滿,展現對好兄弟的敬意與慈悲。整個普渡過程莊嚴隆重,也顯示出龍成宮在當地深厚的信仰基礎與號召力。而普渡法會尾聲的「施食」,廟方人員將糖果、零食和錢幣撒出,讓信眾撿拾以求平安。

 

龍成宮表示,舉辦普渡法會與施食活動,不僅是遵循傳統,更是在現代社會中,將宗教的慈悲、感恩與分享精神,以具體且生動的方式傳達給每位信眾,帶來正向的影響。

 

這場宗教盛事也與社會公益完美結合。山達基教會反毒志工們也特別到場,向現場的民眾發放反毒手冊,向民眾宣導毒品的知識與危害。並且讓民眾透過宣誓和簽署,讓身心都平安健康。

 

在五甲龍成宮的號召下,這場普渡法會不僅為無形眾生帶來安息,也讓現場信眾收穫滿滿的平安與福氣,更藉由志工的參與,將宗教儀式的精神昇華為對社會的關懷,讓這份正向力量在社區中持續循環。


透過施食讓民眾信徒可以得到平安.JPG


]]>
2025-09-09 16:58:37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681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681 npo公益新聞
<![CDATA[從家庭出發 打造警察最佳心理後盾]]>

為協助基層警察舒緩壓力、維護心理健康,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二總隊特別舉辦一場別具特色的身心健康諮詢講座。本次邀請親職教育專家王晴老師,從家庭、夫妻及親子關係切入,協助警察從日常生活中找到情緒平衡,避免將壓力帶入工作場域。


講座中,王晴老師分享了許多實用的方法,像是與孩子間的良好的溝通,可以聆聽以及站在孩子的立場理解他,直接用大人的立場去要孩子做甚麼,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講師也利用《快樂之道》中的「愛孩子並幫助它們」「樹立一個好榜樣」等影片,來跟學員們分享。王晴老師表示,家庭和睦是警察身心健康的重要後盾,只要學會善用溝通技巧與情緒管理,家庭教育穩定,個人情緒也會穩定,工作自然順心。


由於警察平時必須面對高壓勤務與不確定的危險情境,若能在家庭中獲得理解與支持,將有助於維持情緒穩定,提升專業判斷力與執勤效率。參與警察也給予回饋,希望自己可以保持耐心,可以更理性的去與父母互動;也有警察表示,「理解與傾聽」不只用在親子,用在人際關係及職場互動也都很有用。


活動最後,主辦單位強調,守護警察的身心健康就是守護社會的安全。透過以家庭為核心的輔導方式,期盼讓每一位警察都能以穩定、健康的心情投入工作,進一步營造更安全、更安心的社會環境。

講師表示家庭和睦是警察身心健康的重要後盾.jpg


]]>
2025-09-02 15:38:22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526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526 npo公益新聞
<![CDATA[重返源頭:L. 羅恩 賀伯特歷史故居重啟,見證山達基誕生地 ]]>

位於美國鳳凰城的 L. 羅恩 賀伯特(L. Ron Hubbard,簡稱 LRH)歷史故居,近日正式重新開放。這座歷史建築不僅是賀伯特的居所與創作基地,更是山達基(Scientology)發展史上的關鍵地點。經歷修復專家的精心整建,該故居已恢復至 1950 年代中期的原貌,現全面對外開放,邀請公眾親身走入思想誕生的現場。

 

此處承載著山達基信仰誕生的歷史。1954 年,賀伯特在此完成並出版重要著作《Dianetics 55!》,並在鳳凰城舉辦「聯合大會」,首次正式宣告戴尼提(Dianetics)與山達基的整合,開啟嶄新的精神探索時代。這場大會後來被《山達基期刊》評為「山達基歷史上最重要的盛事」。同年,賀伯特國際山達基人協會(HASI)總部也設於此,使鳳凰城成為當時山達基運動的核心。如今,歷史故居的重啟不僅喚起對過往的追憶,更延續了一種精神的傳承,使後人得以身歷其境地體會當年的思想氛圍與文化背景。

 

開幕典禮上,來自宗教、學術與地方政府的代表齊聚現場,表達對賀伯特理念的敬意與支持。鳳凰城市議員凱文·羅賓森(Kevin Robinson)指出,賀伯特的思想為城市帶來嶄新的視角,是鳳凰城歷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章。歷史修復專家史坦·派頓(Stan Patton)則表示,參與此次修復是其「一生中最傑出的成就」,因為這不僅是對一棟建築的修復,更是歷史情境的復原。歷史學家約翰·賈克馬(John Jacquemart)也指出,賀伯特的故事是鳳凰城歷史中「最引人入勝」的一部分,值得被長久銘記。跨宗教運動執行長艾伯特·瑟拉薩博士(Albert Serassa)則強調,賀伯特曾在此撰寫《山達基教會信條》,提出「人類本質是一個靈性個體」的觀點,對所有宗教信仰皆具有深遠意義。

 

L. 羅恩 賀伯特歷史故居的重生,不僅呈現了 1950 年代的生活樣貌與文化氛圍,也讓更多人能深入了解山達基信仰的核心理念與發展歷程。這座建築的重啟,不僅是對一位思想家的紀念,更象徵著其理念在當代社會中的延續與實踐,並將成為鳳凰城重要的文化資產與精神地標。


奧斯本路現被列入極富歷史意義的L. 羅恩 賀伯特歷史故址.jpg

]]>
2025-09-02 15:23:06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518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518 npo公益新聞
<![CDATA[從歌聲到行動——祖孫同台演繹敬老新風尚]]> 為響應一年一度的祖父母節,中華天下父母心促進協會與台灣快樂之道協會日前在台北市中正區牯嶺公園共同舉辦「感恩祖孫情.關懷社會愛」公益活動暨歌藝百老匯歌唱比賽。活動以「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為核心理念,透過歌聲、舞蹈與手作體驗,傳遞敬老孝親的價值觀,凝聚世代情感,吸引許多民眾熱情參與,在溫馨氛圍中共同留下感人回憶。


隨著台灣快速邁入高齡化社會,如何讓長輩在家庭與社區中獲得更多尊重與陪伴,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此次活動中,快樂之道協會特別推廣《快樂之道》一書,強調其中「敬重並幫助你的父母」的核心信念。協會設立公益攤位發送小冊子,並透過有獎徵答等趣味互動方式,讓民眾了解並實踐書中所提倡的生活智慧。協會執行長張玄諭表示:「我們希望將抽象的孝道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讓參與者在活動中找到孝親的新方式與靈感。」


活動內容豐富多元,一開場由原住民舞蹈「團結舞」揭開序幕,象徵文化融合與代際傳承;「快樂之道」舞蹈團隨後登場,以輕快舞步展現正向能量。歌唱比賽高潮迭起,參賽者輪番上陣,展現動人歌喉。表演節目中更穿插漢服風格的 Cosplay 舞蹈,為現場增添濃厚的藝術氛圍。


除了舞台演出,現場也設有親子花藝手作區,鼓勵祖孫一起動手創作,藉由實際行動傳遞愛與感謝,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溫度。


活動最終進入頒獎時刻,不僅表揚歌唱比賽的優勝者,更特別頒發「最佳祖父母孝親楷模獎」,肯定在生活中實踐敬老孝親的典範。這場結合藝術、公益與品德教育的活動,不僅豐富了祖孫的節日記憶,也在高齡化社會中,為推廣世代共融與孝親文化注入更多正能量。

快樂之道志工向民眾分享敬重父母的重要性.jpg

]]>
2025-08-27 13:32:36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383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383 npo公益新聞
<![CDATA[從人道關懷到陪伴技巧 專家與志工傳授長照心法]]> 為響應「世界人道主義日」並因應高齡化社會,高雄山達基教會於17日舉辦「聽懂心聲的力量─陪伴照護者同行」系列講座。活動特別邀請前金區區長蔡青芬出席,向辛苦的照顧者表達感謝;並邀請親子專家林妙香講師及山達基志願牧師,讓現場社工師、長照工作者及家屬,共同學習如何透過溝通與情緒管理,建立理解與信任,使長照互動更加和諧。


聯合國每年8月19日所訂定的「世界人道主義日」,其核心精神在於保護弱勢、提供援助與維護人性尊嚴,這與長照工作緊密契合。蔡區長致詞時,特別肯定所有長照工作者與照顧者的付出。她表示:「各位視為日常的努力,正是維繫社會在高齡化挑戰中保持安定與和諧的力量。」


山達基教會秘書長王鈺靜指出,志願牧師是一群秉持人道精神的志工,不分國界、種族與宗教,致力於運用19種解決生活問題的方法,在人們需要時提供援助,協助他們走出困境。


專業陪伴技巧 創造和諧互動

在講座中,志願牧師示範兩種可馬上應用的簡易「援助法」,幫助長者或照顧者脫離負面情緒與不適狀態,重新面對問題。


親子專家林妙香講師則以自身與近百歲祖母的互動經驗,生動詮釋溝通的核心要素。她強調,溝通是雙向的,每個人都希望被理解,長輩也不例外,所以站在長輩立場,透過傾聽、肯定與讚美,不僅能減少爭執,更能讓長輩獲得愉快心情。她建議在長輩能力範圍內,鼓勵他們參與日常小事,並給予正面回饋,這是維繫良好互動的關鍵。


透過這場講座,參與者不僅學習到長照中的實用技巧,也深化了對「人道精神」的理解與實踐。高雄山達基教會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教育、關懷與陪伴,推動更多有助於長照者與被照護者的公益活動,讓社會在面對高齡化挑戰時,仍能保持溫暖與希望。

響應「世界人道主義日」所舉辦「聽懂心聲的力量─陪伴照護者同行」講座.jpg

]]>
2025-08-27 13:23:39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382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382 npo公益新聞
<![CDATA[從老屋到歷史地標──全球首間戴尼提基金會故址正式啟用]]> 由《戴尼提》(Dianetics)作者暨山達基教(Scientology)創始人L. 羅恩 賀伯特(L. Ron Hubbard)於75年前創立的全球第一間戴尼提基金會,原址經過精心修復,已於當地時間4月26日舉行盛大的啟用典禮,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全球「L. 羅恩 賀伯特歷史故址」的一員。


全球心靈運動的起點

這棟位於紐澤西州伊莉莎白市亞伯丁路42號的三層殖民風格建築,曾是1950年人類心靈運動的發源地——賀伯特先生在此開設首間戴尼提研究基金會,親自培訓第一批戴尼提從業人員,並舉行最早期的演講。1950年5月9日,他的著作《戴尼提:現代心靈健康科學》出版,連續28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引發全美與全球的關注。


原貌重現,細節傳承

修復工程保留了當年的紅雪松瓦片、復古水晶門把、木質地板與凱爾特圖案嵌飾,賀伯特先生的原書桌、壁爐、雷明頓打字機及經典木製旅行車也完整復原,讓來訪者彷彿回到75年前,親身走進那段歷史。


修復團隊表示,這不僅是一棟建築的復原,更是一場精神與思想傳承的延續──見證一個理念如何從此地啟航,發展成今日遍佈全球的山達基教會與中心。


社區與國際貴賓齊聚

啟用典禮吸引了當地社區領袖、歷史建築修復師、宗教人士與國際人道主義者到場致詞。大伊莉莎白市商會總裁珍妮佛.柯斯塔形容此地為「城市的驕傲與第一」,象徵著伊莉莎白市的歷史地位與創新精神。


聯合國文化大使莫妮卡.桑切斯博士則稱賀伯特先生為「人類的GPS」,指出他的著作為許多人在人生迷途中提供了明確方向與希望。


全球歷史故址網絡

亞伯丁路42號成為全球第七處「L. 羅恩 賀伯特歷史故址」,與美國、英國、南非等地的重要地標並列。今年夏季,還將有另外兩處歷史故址開幕,延續這份跨越世代、影響全球的精神遺產。

當綵帶在亞伯丁路42號飄落時,現場觀眾們起立鼓掌,這裡是L. 羅恩 賀伯特主持頭幾場Diane_0.jpg

]]>
2025-08-20 10:53:25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234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234 npo公益新聞
<![CDATA[全球議會聯盟議員齊聚羅馬,倡導跨宗教對話以促進和平與團結]]> 在全球衝突與兩極化日益加劇之際,來自近 100 個國家的國會議員與宗教領袖齊聚羅馬,參加由各國議會聯盟(IPU)和義大利議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跨宗教對話議會會議:加強信任,擁抱對共同未來的希望」。此次會議匯聚了超過 400 名代表,旨在透過多元對話,尋求應對全球動盪的新途徑。

本次會議是為紀念已故教宗方濟各的銀禧年而舉行,與會者響應了「希望的朝聖者」主題。來自世界各地的議員、議長、宗教領袖、公民社會代表及聯合國官員,共同將羅馬打造成議會外交與宗教間對話的中心。

 

《羅馬公報》:譴責仇恨,強調共同責任

會議閉幕時,與會者共同發表了《羅馬公報》。該公報明確譴責了「濫用宗教或信仰來煽動仇恨或暴力」,並強調基於人類尊嚴、包容性與法治原則的跨宗教對話,是「防止分裂、促進療癒並在社群之間建立信任」的關鍵。

公報還突顯了議員與宗教領袖的「共同角色和共同責任」,應攜手合作,促進正義、尊嚴與人類發展,並實現和平共處。與會者被敦促維護民主價值觀、保護弱勢群體,並透過包容與團結來實踐道德領導。此外,公報特別強調了和平教育、數位與人權素養,以及賦予婦女、青年和弱勢群體權力的重要性。

 

多元代表共襄盛舉,展現信仰包容性

本次會議的多元性是其一大亮點。與會的知名代表包括梵蒂岡宗教對話部主席喬治·庫瓦卡德樞機主教、前美國國際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拉比大衛·薩珀斯坦、歐洲穆斯林領袖議會主席伊瑪目葉海亞·帕拉維奇尼,以及來自山達基教會、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等不同信仰傳統的代表。這充分體現了會議致力於匯聚來自不同背景的聲音,共同探討和平議題。

本次羅馬會議成功延續了 2023 年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首屆會議成果,並進一步深化了議會與宗教領袖之間的合作。

在會議召開前,各國議會聯盟發布了《議會關於宗教和信仰的報告》第二部分,強調議員在促進和平、公正和包容社會中的重要作用。這也為本次會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各國議會聯盟(IPU)是全球性的國會組織,成立於 1889 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多邊政治組織。聯盟致力於推動和平、民主與永續發展,目前擁有 181 個國家成員議會與 14 個區域議會機構。它透過捍衛議員的人權,並協助議會變得更強大、更具創新性與性別平衡,來促進全球合作與對話。

會議匯聚了來自近 100 個國家的近 300 名國會議員(包括發言人),以及約 100 名宗教領袖.jpg


]]>
2025-08-13 16:22:34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112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112 npo公益新聞
<![CDATA[從課堂到社區:山達基志工隊點亮長輩的幸福微光]]> 一場結合社區營造、SDGs永續發展目標與《快樂之道》道德生活準則的活動,不僅點燃了參與者的熱情,更成功促使山達基志工服務隊將所學付諸實踐。志工們將《快樂之道》的道德常識融入社區長者課程,不僅為長輩帶來身心健康的雙重效益,也為社區注入了滿滿的正能量,完美演繹了永續發展與道德實踐如何落地生根。


延續先前由高雄山達基教會舉辦的「社區共好進化論:從快樂出發,重燃地方力」活動精神,山達基志工服務隊在活動後身先士卒,將永續理念化為具體行動。志工隊長林俊良表示,許多長輩其實身體依然健朗,只要能協助他們在生活中找到新的目標與價值,不僅能有效延緩老化,更能為社區和家庭帶來更多正向的幫助。


秉持著這樣的信念,志工們在帶領長者課程時,設計了多元化的活動。除了透過認知運動引導長輩從頭到腳活動起來,更利用趣味遊戲刺激他們的記憶力與專注力,藉此延緩身體與認知機能的退化。此外,志工們也巧妙地將《快樂之道》中的「照顧你自己」、「捍衛並改善你的環境」等生活道德常識,透過生活化的例子進行分享,鼓勵長輩們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藉此培養正向的情緒與積極的心態。


高雄山達基教會表示,這次志工隊的成功實踐,不僅是活動精神的延續,更是將社區永續發展與道德實踐完美結合的最佳範例。教會未來將持續舉辦此類活動,邀請更多有志於社區服務的實踐者參與。教會期待能有更多社區與團體響應,讓正向力量持續擴散,共同打造一個充滿特色、永續發展且充滿道德正能量的台灣。

將SDGs與快樂之道概念帶入社區實踐永續道德理想.jpg


]]>
2025-08-12 15:05:40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087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8087 npo公益新聞
<![CDATA[大手牽小手!家扶大專生帶領學弟妹,在營隊中學習成長]]> 為充實弱勢青少年的暑期學習體驗,南高雄家扶中心在七月中旬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城市探索營隊。活動由社工帶領六位家扶大專青年隊輔,陪伴二十八名國中生前往台南、嘉義進行深度探索。


營隊不僅結合嘉義市區探索任務,更邀請了國立中正大學兼任講師林妙香主講人際關係工作坊,第三天則由隊輔親自設計媒體識讀遊戲。透過同理且活潑的教學方式,讓國中生學習保護自身、強化溝通能力,孩子們在探索城市與自我成長的過程中收穫滿滿。


此次營隊透過探索嘉義文化路夜市及周邊文化景點,讓孩子們在導覽與闖關中觀察街區建築與在地文化,感受不同城市的人情與風景,增進對社會的關心與探索勇氣。


在由家扶大專生志工設計的媒體識讀遊戲中,孩子們藉由新聞辨識與假訊息實例討論,學習如何在網路世界中保護自己、辨別真偽;而人際關係工作坊則由林妙香老師藉由美國教育家L. 羅恩 賀伯特 《快樂之道》、《瞭解的構成》…等書中部份內容,引導孩子學習情緒表達與同儕溝通技巧,幫助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自信、改善人際互動。


參與學員小云分享:「以前我看到網路上的影片都會馬上相信,回家也會跟家人分享,但志工姊姊用遊戲教我們查證消息很重要,我才知道有些影片是假的。人際關係課程也很好玩,我學會怎麼表達自己的想法,跟朋友吵架時也比較不會那麼生氣。」


南高雄家扶中心主任郭淑美表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有人陪伴和引導,透過大專青年志工和講師,用孩子們能理解的方式,協助他們學習媒體識讀和人際表達技巧,這些都是珍貴且重要的生命能力。看到孩子們在營隊中展現笑容,也願意勇敢嘗試與改變自己,是非常值得的。家扶會繼續陪伴每個孩子,看見未來的希望與更多可能。」

南高雄家扶國中生夏令營_0.jpg

]]>
2025-08-05 18:01:51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936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936 npo公益新聞
<![CDATA[高雄暖心慶父親節!敬父表揚、反毒防詐宣導凝聚社區愛與力量]]> 在父親節前夕,一場結合敬父、反毒、防詐三大主軸的公益活動「榮耀父愛.有您真好」,於3日在高雄市客家文物館溫馨舉行。活動由遠東菁英企業研究社籌備、高雄市少年觀護慈愛協會執行,並獲得國際獅子會300E3區、300E5區等團體指導。在志工、家庭與公益夥伴的熱情參與下,活動圓滿落幕,現場充滿溫暖與感動。

 

表揚50位模範父親,致敬默默付出的家庭支柱

活動中,主辦單位隆重表揚了50位模範父親,感謝他們長年為家庭的無私付出與堅毅精神。特別的是,高雄市少年觀護慈愛協會提報的10位高雄市榮民之家長者也親臨現場受獎。這些年逾八旬的長者,仍以身作則,堅定守護著後代子孫,場面溫馨感人。榮民之家郭主任也代表致贈感謝禮,感謝國際獅子會E5區李慶春總監及其團隊長久以來的關懷。

 

警方與山達基教會響應,攜手推動反毒防詐

為提升民眾的反毒與防詐意識,活動特別設有多元宣導攤位。在反毒方面,反毒主席江森煇邀請了長年推動反毒教育的山達基教會設攤。教會在現場發放《毒品的真相》手冊,並舉辦「反毒宣言簽署儀式」,號召與會者共同承諾拒毒,獲得熱烈響應。江森煇主席表示,與山達基教會的多次合作成效卓著,未來將持續推動更多反毒行動。

同時,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三民第一分局哈爾濱街派出所也派員到場進行反詐騙宣導。警員不僅介紹內政部「打詐儀表板」,也分享常見詐騙手法與防詐專線,並透過有獎徵答互動,讓民眾在寓教於樂中提高警覺。

 

打造公益市集與親子平台,凝聚社區愛與關懷

活動現場如同一個充滿愛的公益市集,提供免費健檢、義剪、法律諮詢、反毒教育等多元服務。主辦單位也特別準備200份愛心餐盒贈送給弱勢家庭,讓溫暖不僅限於現場。此外,高雄市少年觀護慈愛協會的《弟子規》彩繪活動,讓親子一同參與品格教育,增進親密互動。

國際獅子會各分會與志工團體也熱情響應,多位總監與幹部親自出席致詞,雁行盟、鎮海、皇家等獅子會會長更帶領獅友帶來精彩表演,為活動增添了歡樂氣氛。

 

主辦單位表示,透過「敬父恩、反毒品、防詐騙」三部曲,活動不僅傳遞了家庭價值與社會安全觀念,更成功凝聚社區力量,共同打造更溫暖、有愛的生活環境,為所有父親獻上最有意義的父親節祝福。

由遠東菁英企業研究社籌備、高雄市少年觀護慈愛協會執行,國際獅子會300E3、300E5區等團體指導的公益活動「榮耀父愛.有您真好」.jpg

]]>
2025-08-05 18:00:41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934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934 npo公益新聞
<![CDATA[打造地方永續韌性:高雄山達基教會舉辦「社區共好進化論」]]> 高雄山達基教會於日前(30日)舉辦「社區共好進化論:從快樂出發,重燃地方力」研討活動,旨在建立地方互助的倫理行動網絡,並厚植社區再造的永續韌性。此次活動邀請學術界專家及地方創生實踐者,透過專題講座與圓桌討論,共同為社區永續發展激盪出創新方案。


活動結合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快樂之道》書中的生活道德守則,深入探討社區如何以倫理為基礎,透過合作實踐共好。高雄山達基教會人道計畫辦公室主任莊凱仲表示:「教會秉持創辦人L. 羅恩 賀伯特的信念:唯有真正『行動』,世界才能變得更好。在當前地方創生的浪潮中,我們觀察到過度商業化可能導致地方失去獨特性,而追求短期效益也容易忽略永續與人心的溫度,使得創生反而變成『創傷』。」


專家齊聚,匯聚實務經驗與洞見

本次活動邀請到三位不同領域的專家進行講座分享,共同為社區發展注入新思維。雲林科技大學林怡君副教授從理論與實作層面,分享如何將道德倫理觀念和SDGs融入社區活化;高雄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盧薇喬博士則以其社區總體營造研究專業,不僅深入淺出地介紹社造歷史,更詳盡分享自身在田野調查與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而鹽埕奶茶節發起人、鹽埕研究所蕭清元所長,則帶來他在缺乏資源下,從零開始將鹽埕地方特色融入發展,並成功促進地方活化的實戰經驗。


腦力激盪,擘劃未來社區願景

活動尾聲,由林怡君副教授引導參與者分組進行深度討論,針對如何規劃理想中的社區,提供具體方法與方向。主辦單位高雄山達基教會表示,未來將持續舉辦此類活動,並邀請各領域的創生實踐者與行動者共同參與。教會期盼透過持續的交流與集思廣益,探索如何在文化保存、經濟活化與生態永續之間取得平衡,真正實現社區「共好」的願景。

]]>
2025-08-04 14:56:45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877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877 npo公益新聞
<![CDATA[萌娃換裝出任務 城中波麗士守護安心 FUN 暑假]]> 臺北市中正第一分局於日前舉辦114年「城中波麗士-小小警察體驗營」,讓小朋友透過闖關活動親身體驗,從中認識父母作為警察的辛勞與日常,並強化自我防護能力。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多元:指紋採檢認識基本的刑案偵查、射擊模擬關卡,還有迷你警用機車巡邏體驗,以及身體界線認識與體能暨防身術訓練,全方位涵蓋警察勤務與自我保護。


本次小小警察體驗新增的亮點,包括:全新推出的闖關遊戲「身體紅綠燈」,透過不同顏色的彩球丟擲至相對應身體部位,讓小朋友了解不可隨意碰觸他人身體或被碰觸,要勇敢表達不適的感受;另外,台灣無毒世界協會提供仿真毒品試聞組與彈珠檯等互動教具,進行生動的反毒宣導,讓孩子們透過視、聽、嗅等多感官體驗,加深對新興毒品與電子菸害的警覺。


中正第一分局表示,今年於暑假期間舉辦小小警察體驗營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在闖關過程中,除了能獲得警察體驗,更從中學習培養警覺及自我防護。家長們也表示,透過這樣貼近警察工作的互動活動,理解警察角色的重要性,也能建立安全防範的基礎概念。


另外特別感謝「臺北憲兵隊」、「上格生存遊戲專賣店」及「台灣無毒世界協會」共同協力支援,讓本次小小警察體驗活動更添趣味,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警方再次呼籲家長於暑假期間應多多關懷孩子,引導他們建立防制詐騙、反毒,與遠離賭博誘惑等健康觀念,與我們攜手一起為青少年築起安全防護第一道牆,確保孩子安心歡樂成長。


b9f8f02c-a2a0-4ca1-9a56-a90c51caf798-1.jpg

]]>
2025-07-29 11:32:06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775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775 npo公益新聞
<![CDATA[鄭記油蔥酥:三代傳承揚國際 美味與品格譜寫台灣驕傲]]> 台灣傳統美食「油蔥酥」的代表品牌鄭記油蔥酥,憑藉三代傳承的精湛工藝、對產品品質的嚴謹堅持,以及積極回饋社會的企業精神,不僅在台灣市場屹立不搖,更成功將其獨特風味推向國際舞台,成為台灣美食的驕傲。鄭記油蔥酥的故事近期更獲國際攝影團隊青睞,製作成專題報導,並於山達基電視聯播網播出。

  

油蔥酥,以其濃郁的風味和豐富的層次,在華人料理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位於台灣的鄭記油蔥酥,由「香蔥王子」鄭銘書、其夫人林艷湫以及他們的兒子鄭育旻三代共同經營,致力於生產最優質的油蔥酥產品,贏得海內外美食愛好者的廣泛讚譽。

 

鄭銘書先生從父親手中接過油蔥酥事業後,與林艷湫女士將「天然、健康、美味」視為核心理念。然而,企業發展初期曾面臨挑戰,包括廉價進口油蔥酥的削價競爭,一度導致年輕世代對傳統油蔥酥產生刻板印象。為此,鄭銘書夫婦引進賀伯特行政管理技術,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化管理相結合,建立起嚴謹的品質管控系統與明確的組織分工,逐步贏回消費者信任。

 

近年來,鄭家第三代鄭育旻在學成歸國後加入團隊,為品牌注入新血。他積極投入品牌形象建立與數位行銷宣傳,成功將這項傳統技藝轉化為具有創新精神的台灣傳奇。透過數位平台與國際通路,鄭記油蔥酥的濃郁風味得以觸及全球各地的新粉絲,讓台灣的油蔥酥文化在全球美食地圖上佔據一席之地。

 

除了在事業上的卓越成就,鄭氏一家人也將企業社會責任視為核心價值。他們認為,企業若擁有資源與影響力,便有責任回饋社會。鄭記油蔥酥積極參與反毒與品格教育宣導,將其在食安事件中深刻體悟到的「落實品格於生活中」的理念付諸行動。他們更將美國人道主義者L. 羅恩 賀伯特的著作《快樂之道》中的道德生活守則融入產品推廣中,期望透過這些微小的心意,創造更大的正面社會影響力。

 

鄭記油蔥酥不僅是台灣傳統美食的典範,更是鄭氏家族數十年來堅守品質、不斷創新並積極回饋社會的最佳印證。他們的故事證明,即使是傳統產業,也能透過持續的努力與投入,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同時成為社會的正面力量。鄭家油蔥酥的美味與其所蘊含的台灣精神,將持續飄香,感動更多人。

鄭記油蔥酥:三代傳承飄香國際,美味與品格兼具.jpg

]]>
2025-07-28 11:13:03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754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754 npo公益新聞
<![CDATA[三鶯樹反毒講師培訓圓滿成功 37位生力軍加入反毒行列]]>

日前,台灣無毒世界協會攜手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三鶯樹區總會共同舉辦反毒講師培訓課程,共計37位學員順利結業,為地區的反毒教育注入新的活水。這些新秀講師的加入,象徵著三鶯樹地區在防制毒品、建構無毒家園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次培訓課程的成功舉辦,彰顯了學員們對反毒工作的熱情投入與積極參與,為未來的反毒宣導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余定澤理事長表示,感謝台灣無毒世界協會所舉辦的這場別具意義的活動,讓人深感溫馨,也體認到反毒教育的重要性。我們與教育部有持續合作,例如針對國中生的反毒教材與教師培訓計畫,將於下半年進行更緊密的對接。希望未來能將反毒的理念推展至更多社區與區域,形成更完整的反毒網絡與支持系統。


台灣無毒世界協會創會理事長吳玉珍則表示,每位結業講師都將成為反毒戰線上的重要力量,將毒品危害的正確知識傳達給更多人,特別是青少年學子,共同守護健康的成長環境。


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三鶯樹區總會總會長張李佳表示,未來將持續與各界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反毒教育,期盼透過更多元、深入的宣導活動,讓反毒理念深植人心,共同打造一個遠離毒害、充滿希望的社區。他進一步強調:「反毒路上,有您不孤單。」期待與所有關心反毒的夥伴們攜手同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更安全、更健康的成長環境,讓無毒的種子在三鶯樹地區萌芽茁壯。


主辦單位最後強調:「反毒路上,有您不孤單。」他們期待與所有關心反毒的夥伴們攜手同行,為孩子們營造一個更安全、更健康的成長環境,讓無毒的種子在三鶯樹地區萌芽茁壯,共同打造一個遠離毒害、充滿希望的社區。

三鶯樹反毒講師培訓圓滿成功 37位生力軍加入反毒行列.jpg

]]>
2025-07-22 16:29:38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642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642 npo公益新聞
<![CDATA[「東湖要你幸福」!扶輪社首辦快樂之道培訓,打造有愛社會]]> 秉持著「東湖東湖 勢如破竹!東湖東湖 要你幸福!」的理念,東湖扶輪社於日前圓滿舉辦第35次例會,並首度與台灣快樂之道協會攜手合作,隆重推出「第一屆東湖扶輪社快樂之道講師培訓課程」。這項深具意義的計畫旨在培育更多「快樂之道」品格教育推廣講師,共同將真誠、信任與快樂的價值送進校園、家庭與企業,為社會注入更多正向力量。

 

東湖扶輪社吳文發社長表示,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東湖扶輪社的承諾與行動。社長誠摯邀請所有關心孩子未來、社會幸福的夥伴與朋友,一同參與這場「不只改變自己,更能影響下一代的生命工程」。吳社長堅信:「快樂不是等待,而是行動的結果!」期盼與各界攜手打造一個更有愛、有力量的社會。

 

本次講師培訓課程邀請到兩位在教育領域深耕多年的專家學者擔任講師。一位是資深的親子教育專家與作家王晴老師,擁有長達26年的親子輔導經驗,擅長情緒管理與品格教育,其講座已幫助逾十萬人次的家庭與孩子。另一位是是台灣快樂之道協會的教育訓練講師李惠芬老師,同時也是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執行長,在學校教學與輔導經驗豐富,並舉辦過千場以上的人權品德教育講座。兩位講師透過生活實例分享、實際演練操作,以及影片互動討論,讓參與者不僅了解新知,也有方法傳給他人。台灣快樂之道協會張玄諭執行長表示,協會透過美國教育家L. 羅恩賀伯特的著作《快樂之道》中21條道德的生活常規,致力於品德教育並且落實在生活中。期許透過扶輪社的力量,提升整個社會的品格。

 

參與培訓的學員們反應熱烈,紛紛表示收穫豐碩。有學員對課程中關於「和孩子溝通的部分」印象深刻,認為許多觀念可以透過教材與孩子深入討論。另有學員表示,希望透過此次學習能「有意識地成為更快樂的人,進而去影響周圍的人和下一代」。東湖扶輪社與台灣快樂之道協會期待透過此次講師培訓,將「快樂之道」的理念傳播到更多角落,共同為社會的品格提升與讓社會更快樂努力。


]]>
2025-07-22 13:25:01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628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628 npo公益新聞
<![CDATA[三光社區「文化走讀•繽紛藝趣」夏令營 品格教育深耕學童心田]]> 為期三週的「文化走讀•繽紛藝趣」暑期扶助兒童育樂營於日前圓滿閉幕。逾50位來自三光社區及鄰近扶助家庭的國小學童(9-12歲)參與了這場結合品格教育、藝術啟發與在地文化探索的夏日盛會。本屆營隊更在臺中市政府社會局的協助下,為學童們提供了一個充實而富有意義的暑期學習體驗。


營隊特色與品格轉變

營隊以「品格教育」為主軸,旨在幫助學童確立正確的價值觀。營隊課程設計多元,第一週著重於「快樂之道品格教育」,引導孩子們學習正向的人生準則;第二週透過「說畫與氣球造藝」課程,激發學童的藝術潛能與創造力;第三週的「社區走讀」活動,則帶領學童深入在地人文,拓展視野。

活動發起人、三光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淯棻表示營隊中學童的顯著成長令人欣慰。她分享了一個案例:有位學員過去常隨意插話,缺乏對他人的尊重,但參與營隊後,他學會了何時該發言、何時該安靜聆聽,也願意接受引導。這是改變最顯著的地方,連學校輔導老師都稱讚品格營讓孩子改變很多。同時張理事長強調,這些轉變都要歸功於《快樂之道》課程,讓孩子們學會肯定自我、包容與協助他人。


十年磨一劍 數百家庭受惠

三光社區發展協會張理事長分享道,暑期扶助兒童育樂營即將邁入第13個年頭,累計已幫助了上百個家庭。理事長感性地說:「看到結業式的時候,家長在台下的感動甚至落淚,後續還特別來感謝我辦這個營隊,這讓我即使面對前置作業、寫計畫書和招生等繁瑣事務,都還是每年促使我再繼續舉辦,13年如一日。」這份堅持也獲得了附近四間國小的鼎力支持。


學員心聲與義工回饋

一位第二次參與營隊的學員分享:「這個活動讓我學到很多美德,可以了解並幫助更多的人,也了解人與人之間傳達的善意,這讓我覺得很快樂。」簡單的話語,道出了營隊帶給孩子們最真切的感受。

義工媽媽在陪伴孩子參與《快樂之道》課程後也深受啟發,認為課程不僅對孩子有益,也讓大人反思。她深信,從小建立正確價值觀是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這門課增進了親子溝通,讓她更有信心引導孩子走在一條正向、有責任感的成長道路上。

台灣快樂之道協會理事邱淑玲則指出,透過美國教育家L. 羅恩 賀伯特的著作《快樂之道》,她深刻感受到善意種子在孩子心中萌芽,孩子們變得更穩定、專注,社區氛圍也日益正向溫暖。她從理事長口中得知,許多過往學員已從需受幫助的角色,成長為能獨立助人的存在,這讓她更加堅信《快樂之道》對社區的深遠影響力。

]]>
2025-07-22 13:23:52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627 https://t-ynews.com.tw/index/News/Show/id/187627 npo公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