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陳麗淑主任,日前響應「國際良心日宣言」的連署活動,她表示,科技如果沒有良心在裡面,科技會變成怪獸,良心其實就是心中的那把尺。她呼籲大家一起成為實踐的宣示者!
陳麗淑指出,身為一個教育活動推廣者,環境教育也非常重要,因為並非每個人都會去當科學家,可是每一個人每天就是生活在這個環境裡面,海洋又與大家息息相關;但多數人沒有感知到海洋對人類的重要性,也沒有感知人類目前的行為對於海洋是否恰當,「其實這就是一個良心問題,無辜的海洋已經在跟人類發出求助訊號。」她說,近年來海科館推了很多活動,號召很多志工一起來喚醒更多人關心海洋生態,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良心。「對的事情,就是要讓更多人知道,然後打從心裡面去認為這東西是重要的,無形中就對環境有正面的影響。」陳麗淑強調,不論是在哪個領域,心中本著愛,本著良心,做出來的事不論是過程還是結果,就不只是利己而已,也是利他。
陳麗淑說明,海科館的設立,應該是當地百姓所共有的,必須能具備促進產業發展的功能,居民也會以海科館為榮。不論是環境或是人,大家要共生共榮,而大眾對海科館的期待會有定調認為是科學教育,可是科技不外人性,科技如果沒有良心在裡面,科技會變成怪獸,良心其實就是心中的那把尺。
面對同樣的環境議題該如何拿捏?陳麗淑舉例,在潮間帶觀察時,撿到一隻斷手斷腳的螃蟹,很可憐螃蟹肚子有一塊黃黃的物體,但那不是牠的卵,是一種稱為蟹奴的一個寄生性甲殼類,如果現在不把蟹奴拉掉,這隻螃蟹會因為被寄生而營養不良,最後會虛弱而死,可是如果把蟹奴拉掉,人類又介入了大自然的競爭演變狀態,蟹奴的繁衍需要靠吸寄生物種的血,牠才可以產生下一代。在環境裡面,人類該扮演什麼角色?要介入自然的運作,把蟹奴強行拉走?如此牠也將因人類的介入而沒辦法繁衍後代。自然界的生物,受傷的或生病的,牠的位置,就會被健康的或是其它新生代所取代,陳麗淑強調,自然界有它的法則在,人類應該要去尊重而不是去介入。
有關海洋垃圾,陳麗淑也提到,海洋生物被塑膠干擾的狀況很嚴重,海洋生物會吃到塑膠,大家常吃的海鮮,裡面都有塑膠微粒,這也是一個大自然的反撲。在推廣環保上,會宣導大眾帶杯子、帶環保筷,雖然會感到些微的不便,但是如果大家一起減塑,對海洋生物的威脅就會減少,對整個環境都會有一個正向的成果。
陳麗淑很開心能參與「國際良心日宣言」的連署,「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宣言裡提到,用愛與良心來促進和平文化,這件事真的非常重要,宣言裡指出,用心中的愛來強化經濟、社會、文化、心靈、科技,跟教育發展取得平衡。」她希望大家可以一起來響應「國際良心日宣言」,以及「良心時代運動宣言」連署 http://www.aneoc.org/endorse-2in1 ,成為一位實踐的宣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