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身心安頓 抗疫妙法
2021
06/14
22:42
記者
林真
台北市
分享
分享
瀏覽 (996) | | | |
2021-06-14 22:42
記者 林真 台北市 分享

目前疫情嚴峻,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蔡佩玲特別受訪表示,尋找古籍,沒有新冠肺炎、病毒之名,各種流行傳染病在典籍上的記載是稱之為「瘟」「疫」。說文解字對「疫」的解釋就是「邪亂之氣」。

抗疫有理 知彼也要知己 才能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彼的方面,目前因為病毒不斷變異,疫苗的研究仍持續進行。疫苗施打後,群體免疫的結果,降低重症機率、降低致死率。然而打完疫苗還是不能掉以輕心。

如此一來,我們應該回頭來了解「知己」的部分。除了要強化免疫力,更要注意保持身心平衡。因為人體其實是個互相協調的完整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都會互相影響。還沒有打疫苗時,我們更要掌握自身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以下就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兩方面來說明。

如何保持身體健康?

清冠一號是最近很多人詢問的藥方。但清冠一號是治療方,不是保養方。因為每個人體質、得病症狀、病情輕重差異性很大,需要由醫師診斷後處方。在保養方面,跟大家分享四點免費,方便又有效的的預防方式:

一、腹式呼吸:用深細長勻緩的方式呼吸,有三點好處。(一)、可以確認心肺功能正常;(二)、腹式呼吸的通氣量是胸式呼吸的三到五倍,可以容易讓身體充氧;(三)、透過慢慢呼吸,副交感神經的啟動,會使心情較容易平靜。

二、飲食方面:忌食肥甘、飲冷。要記得吃飯時慢慢吃,這樣也是幫助副交感神經啟動,自律神經才能穩定。

三、經脈拍打:多做全身拍打,或是拍打手三陰經(肺經、心包經、心經)。保持經脈氣血通暢是健康的必要條件,正所謂「經脈者,決死生,處百病」。

四、維持陽氣:在家期間,也不要忘了曬曬太陽。陽氣是體內維持生命很重要的能量。「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在心理方面,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心者,君主之官」。中醫所謂的「心」,包含了大腦皮質。當大腦神經運作正常,下達指令正確,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才會正常運作。所以有「三不五多」很重要。三不是不生氣(怒則氣上)、不憂慮(思則氣結)、不緊張(恐則氣下)。五多:多洗手、多喝溫開水、多運動(有立足之地)、多歡喜(涵蓋了三不)、多防範,保持情緒的平穩。

《黃帝內經·素問》裡,歧伯回答黃帝如何不染五疫:「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何謂正氣?如何讓自己擁有正氣呢?不偏不倚謂之正。但人常常會有偏念執念,最常見的是有錯不改,更甚者或甚至不知錯。這些都是不正之氣。古代很多大醫家,都是修道人,正所謂「醫道同源」。道教三祖之一的張天師(張道陵),是東漢人。當時瘟疫橫行,張道陵讓有病染疫的人,把自己一生所犯的錯誤一一回憶,親筆寫下來,扔到水中,同時向神明發誓,不再做那些錯事和不好的事。人們紛紛按照此法去做,果然病漸漸好起來,瘟疫逐漸穩定、不流行。張道陵要大家省思,有錯就要改,這是回到陰陽平衡、正氣內存方式之一。欲先正其氣,必先正其身。所以我們練功平行腳、與肩同寬等等口訣,都是從外而內,幫助我們正身,然後正心、正念、正氣。

在太極門練功二十多年的蔡佩玲說,主宰著人類生命活動的就是我們的心,而西方科學也計算出人的情緒會影響心靈能量的高低,只有心中有愛,人體才會產生自癒力。師父讓她瞭解心是一切的根本,負面情緒所產生的能量遠遠低於正面的情緒,對於身體是百害無一利。

清朝劉奎救治瘟疫也很有心得,救人無數。他寫了一本《松峰說疫》;除了嚴謹的醫理、方劑、藥性之外,也寫了不少起死回生的例子,勸人行善積德,能在藥物所不及的生死關頭,從鬼門關走回來,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說明了「正氣」的重要。

現在要面對的,不只是疫情,還有缺水、缺電問題,全球氣候變遷等。她鼓勵大家上「良心時代運動」網站說說自己的良心話,連署良心時代運動宣言。任何人上網都會看到自己的良心話,等於提醒自己時時刻刻心存良心。相信必能透過良心救疫情,誠實現光明。

上傳時間:2021-06-14 22:42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林真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