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長張善政29日下午前往中壢區,視察中壢區桃園大圳3-3埤塘綠美化工程完工情況。該工程以簡潔易維護為設計理念,並結合環保、復育、資源利用等,營造出一個兼具生態價值與休憩功能的綠意空間,期望為市民提供更多親近綠地與水岸景觀的機會。
桃園大圳3-3號池,位於桃園市中壢區內定里,總面積約5.2公頃,水域面積約4.7公頃,公園綠地面積約0.47公頃。過去僅作為供灌埤塘及魚介使用,並未設置景觀性設施,經本次工程建設後,新增了包括生態區、步道、景觀節點等設施,並注重生態保護及候鳥復育。
中壢區公所表示,過去該埤塘僅作為供灌埤塘及魚介使用,並未設置景觀性設施,本次工程特別注重生態保護及綠美化,不僅規劃候鳥低擾動自然棲息區,也利用原有魚介設施加工成生態浮島與候鳥樁,作為候鳥覓食落腳及棲息處。同時,也在邊坡處以植生包堆疊改善既有裸露面,成為邊坡擋土設施,更種植各類四季灌木,豐富景觀性。全區更搭配使用景觀高燈及矮燈,並安裝定時器及迴路控制,實現節能及降低對周邊住戶及生態影響。這項工程的完成不僅提升了公園及周邊居民的環境品質,也讓這片空間成為市民親近綠地與水岸景觀的休憩好所在。
本次工程中,特別注重生態保護及綠美化,規劃候鳥低擾動自然棲息區、利用原有魚介設施加工而成生態浮島設施與候鳥樁,作為候鳥覓食落腳及棲息處;邊坡處以植生包堆疊改善既有裸露面,成為邊坡擋土設施;種植各類四季灌木,以豐富景觀性。此外,保留了現地的喬木,並栽植蜜源植物和食草植栽,進一步促進生物多樣性。
照明設施採取分時段控制,將民眾活動時間與離峰時間區分。全區搭配使用景觀高燈及矮燈,並安裝定時器及迴路控制,實現節能及降低對周邊住戶及生態影響。
桃園市政府及農田水利署的積極協作使這個水岸休憩空間得以順利完成,由於地方民意寶貴意見及幫助,成就了一處融入生活、休憩、教育及生態的互動場域。此次工程也得到了包括桃園市政府工務局補助代辦經費、環保局桃園市內定里垃圾焚化廠回饋金及經發局長生海湖電廠回饋金等經費支持。
這項工程的完成不僅提升了公園及周邊居民的環境質量,也讓這片空間成為桃園市民的休閒好去處,讓市民享受更健康、更舒適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