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天眼第五代網站程式已於113年11月11日起正式啟用,所有會員或記者權限,帳號+密碼沿用有效,歡迎大家利用。
當前位置: 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綜合新聞 › 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吳尚殷醫師主講
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吳尚殷醫師主講
2025
06/18
16:33
天眼日報記者
田進山
台南市
新聞發布
分享
瀏覽 (15516) | | | |
2025-06-18 16:33
天眼日報記者 田進山 台南市 新聞發布
「晚期下咽癌治療策略的選擇掌握風險,醫病共享決策提升品質」

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吳尚殷醫師主講「晚期下咽癌治療策略的選擇掌握風險,醫病共享決策提升品質」

【記者田進山/台南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113年癌症登記報告,頭頸癌(包含口腔癌、口咽癌與下咽癌)為男性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第4位。雖然下咽癌在整體頭頸癌中只占約一成,然而下咽位處咽喉要道、淋巴循環豐富,癌變時常影響吞嚥與說話功能,並易轉移至頸部淋巴結,診斷時多為局部晚期,治療極具挑戰。

成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吳尚殷醫師表示,目前治療局部晚期下咽癌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根治性同步化學放射治療(CCRT),及根治性手術合併術後化學放射治療(OP-CRT)。因為手術會影響自然發聲功能,不少患者常優先考量語言保留。然而,OP-CRT在局部與區域控制上表現更好,優於CCRT,尤其當腫瘤較大,或已有明顯頸部轉移時,效果更為明顯。不過,手術治療的患者,後續較容易發生遠端器官的轉移。

吳尚殷醫師說明,兩種治療方式後,腫瘤復發的樣態有所不同,因此在治療前,成大醫院頭頸腫瘤團隊會提供醫病共享決策,協助患者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治療。如果選擇根治性同步化學放射治療(CCRT),治療後應特別留意局部或區域復發的症狀,例如:局部疼痛、吞嚥或呼吸困難、頸部腫大等;若選擇根治性手術合併術後化學放射治療(OP-CRT),則要注意遠端轉移症狀,包括胸痛、喘、骨頭痛、右上腹悶痛或食慾不振等。無論進行哪種治療,只要出現異狀,都應儘早回診評估,有助於後續處理。

吳尚殷醫師分享,一位50歲男性,長期有菸、酒、檳榔習慣,111年初因吞嚥疼痛至耳鼻喉科檢查,確診為下咽鱗狀上皮癌。轉診至成大醫院,經醫病共享決策,進行引導性化療,接續同步化放療。化放療後下咽部仍有殘餘腫瘤,接續進行救援性手術,術後接受口服化療。追蹤至1129月時,發現肺部異樣,經切片確認轉移,目前持續接受姑息性免疫治療中。

菸、酒、檳榔是頭頸癌主要致病因子,吳尚殷醫師呼籲,遠離這些致癌物可大幅降低罹癌風險,也能為家人與自己守住健康。


上傳時間:2025-06-18 16:33   最后更新時間:2025-06-18 16:33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田進山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電視台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