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安佃國小學生創作展,演出學期學習的精彩故事
【記者田進山/台南報導】台南市安佃國小近日舉辦了一場充滿故事與創意的期末成果展,由學生選擇將整個學期的真實學習歷程整理、呈現與分享,展出的作品從文本閱讀、視覺藝術、傳統文化到戶外參訪紀錄,每一項都源自孩子們日常課堂中的累積與投入,展現了深度與廣度兼具的學習風貌。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們深入研讀《神奇柑仔店 錢天堂》系列小說,並以紙箱、黏土、布料等材料具現化書中場景與角色,讓虛構故事在教室中真實上演。
美術課延伸自高雄市立美術館的「家鄉五色」展覽,學生們以五種色彩為靈感創作蛇形藝術品,傳達對地方文化與個人情感的詮釋,色彩斑斕、意涵豐富。
在傳統藝術領域,孩子們動手創作紙影偶,從繪製、剪紙、裝配到編劇與表演,體驗臺灣民俗藝術的魅力;在戶外教育方面,班級也將參訪英國領事館後,完成一本本圖文並茂的參訪手帳,展現細膩的觀察力與文化感知力。
此外,學生還利用回收紙箱創作出復古的「卡匣式手提收錄音機」模型,雖從未見過真機,卻透過資料查找與動手實作,完成融合創意與環保理念的作品,令人驚艷。
展覽期間,不僅吸引了許多師長前來參觀與交流,也吸引中低年級學弟妹們蜂擁而至,紛紛表示期待自己未來也能有這樣的學習經驗。
安佃國小校長蔡孜怡表示:「這場成果展最可貴之處,在於它沒有刻意設計,而是孩子們在一堂又一堂課中自然累積的學習軌跡。孩子們勇於表達、樂於創作、善於觀察,這正是我們推動素養導向課程最希望看見的模樣。相信這樣的歷程,會在他們心中留下比考試更深刻的印記。」
班級導師莊漢昇補充,展覽的目的不在於炫耀成果,而是讓學生有機會回顧自己一整學期的努力與成長,也讓師長與家長看見每一段學習旅程背後的意義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