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挾帶強風,雲林農業損失慘重,尤以高莖作物玉米、香蕉、青蔥等作物,以及沿海地區溫網室毀損,雲林縣長張麗善今(7)日下午前往虎尾、土庫、元長、四湖、水林等鄉鎮勘災,縣府今日統計災損面積約3710公頃,損失金額達2.5億元。張麗善縣長表示,建請中央針對農業天然災害救助申報作業從速,能免去四方現勘程序,讓農民即早復耕,保障農民權益。
今天下午縣長張麗善在農業處長魏勝德、消防局長林文山、新聞處長陳其育陪同下,會同立委張嘉郡、丁學忠、農糧署中區分署長陳尚仁、台南農業改良場斗南分場長黃瑞彰、議員張維心、王鈺齊、蔡明水、黃文祥、及虎尾鎮長林嘉弘、土庫鎮長陳特凱、四湖鄉長吳勁葦、水林鄉代理鄉長張東凱、鄉鎮農會代表及村長等前往虎尾、土庫、元長、四湖、水林等地會勘玉米、香蕉、青蔥等農作物災損及溫網室毀損情況。
張麗善表示,丹娜絲颱風帶來了強風,雲林有17鄉鎮都有10級以上陣風,高莖作物如:香蕉、玉米等受損嚴重,希望救助程序從速,讓農民能儘速復耕,農民透過「農產業天然災害現地照相」APP上傳即可認定,省去曠廢時日的四方會勘,以免延誤農民復耕時程,希望中央能體恤我們農民的辛勞,聽進地方的聲音,降低災損。
農糧署中區分署長陳尚仁表示,建議受災農民先拍照上傳,向公所通報轉縣府彙報後,再啟動四方會勘;至於地方建議取消四方會勘以加速流程部分,將向農業部報告。
立委丁學忠及張嘉郡均表示,丹娜絲颱風侵襲雲林縣沿海地區,造成玉米、香蕉及蔥等作物倒伏現象,且越靠近沿海地區災情越嚴重,單從食用玉米來說,雲林縣種植面積4100多公頃,可以說全軍覆沒,希望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能加快速度,協助農民申請到救助,尤其目前季節正處於1期作及2期作間,如不趕快完成救助作業,讓農民進行復耕,恐耽誤2期作種植,如此等同一整年都沒有收入,損失相當嚴重,希望中央能免去四方現勘程序,從速處理,讓農民即早復耕。
農業處長魏勝德表示,這次丹娜絲颱風造成的農損主要集中在高莖作物,以玉米、香蕉最嚴重。縣府根據各公所速報統計至7日下午5時止資料,各農作物受害總面積約3710公頃,損失金額約2.5億元,數字預計將會持續增加。
魏處長指出,依據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6-2條款規定及適用天氣參數的氣象站及地區核算,雲林縣20鄉鎮除麥寮、東勢及台西等3鄉鎮外,其他鄉鎮都已達到10級陣風之規定,縣府將建議中央公告辦理全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
o SDGs12 永續消費與生產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