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醫院三伏貼療程開跑 夏季調養體質 預防冬病正當時
【記者田進山/台南報導】八歲的謝小妹妹從幼兒時期就飽受鼻子過敏困擾,早上起床常連續打噴嚏、流鼻水,也伴隨眼睛搔癢發紅,吹到冷風症狀更明顯,平時食慾不好、容易挑食。經新營醫院中醫科陳逸平醫師評估後,診斷為肺脾氣虛、外邪易侵的體質,建議進行三伏貼療程。在家長配合下,謝小妹妹於夏季三伏期間連續貼敷三次,選取如大椎、風門、肺俞、脾俞等穴位敷貼藥餅,調補脾肺,提升抵抗力。療程結束後,家長明顯感受到孩子清晨的打噴嚏次數減少,流鼻水的情形逐漸減輕,挑食情況也比以前好轉。
陳逸平醫師說明,三伏貼是中醫傳統的外治療法,運用「冬病夏治」的概念進行體質調理。所謂「冬病」,是指每逢冬季或寒冷天氣容易反覆發作或加重的疾病;「夏治」則是在一年之中陽氣最旺盛的三伏天,將溫熱性中藥材製成藥餅,貼敷於特定穴位,利用人體陽氣充沛、腠理開泄的時機,透過穴位刺激與藥物吸收,以溫通經絡、扶助正氣、驅散寒邪,達到改善體質、預防疾病的目的。
根據《黃帝內經》「人與天地相應」的理論,人體陽氣會隨著自然界的變化而運行,三伏天正值自然界陽氣最旺,人體腠理開泄、榮衛通暢,是進行外敷療法的最佳時機;配合「春夏養陽」的原則,透過藥物穴位貼敷,有助於順勢補充陽氣,扶正固本。
陳逸平醫師說明,三伏貼療法適合以下體質或疾病類型的民眾:
1.過敏性體質:如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
2.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反覆感冒、久咳不癒
3.消化功能虛弱:如腹瀉、食慾不振
4.婦科寒性體質:如經痛、白帶偏多、不孕
5.體質虛寒者:如手腳冰冷、畏寒怕冷、容易疲倦
陳逸平醫師提醒,以下族群不建議進行三伏貼或需經醫師謹慎評估:
1.兩歲以下幼兒
2.正在發燒或急性感染期間
3.懷孕婦女
4.糖尿病患者或敷貼部位有傷口者
5.燥熱體質者
陳逸平醫師表示,今年三伏天的時間為:初伏7月20日、中伏7月30日、末伏8月9日,但實際上,整個夏季陽氣旺盛,皆為適合施作的時機,因此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自 7月14日 起至 8月31日提供三伏貼療程。三伏貼屬外治法,無需服藥或施針,對於小兒、畏懼藥物味道或排斥針灸的族群,是一種溫和、安全且易於接受的治療選擇,民眾可提早預約,由醫師依個人體質進行評估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