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天眼第五代網站程式已於113年11月11日起正式啟用,所有會員或記者權限,帳號+密碼沿用有效,歡迎大家利用。
當前位置: 天眼日報全球新聞網路電視台社會新聞 › 朱文浩水的饗宴油畫及多媒體藝術展 16日在雲林文化中心一樓展覽廳
朱文浩水的饗宴油畫及多媒體藝術展 16日在雲林文化中心一樓展覽廳
2025
08/12
14:49
記者
張起床
雲林縣
新聞發布
分享
瀏覽 (13866) | | | |
2025-08-12 14:49
記者 張起床 雲林縣 新聞發布

S__73875510.jpg這個夏天,雲林將被水光與色彩輕柔擁抱。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朱文浩,將於2025年8月16日至8月31日雲林縣文化中心一樓展覽廳舉辦《水的饗宴》多媒體藝術展,以油畫、水彩、動畫與互動影像,編織出一首首關於水的詩篇。

展覽將於2025年8月16日上午10時舉行隆重的開幕儀式,邀請各界藝術愛好者與貴賓共襄盛舉。屆時,現場將彷彿化作流動的水之殿堂,在光影交織間開啟一場詩意的藝術旅程。

《水的饗宴》不僅是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沉浸於水之靈魂的旅程。展覽中,水在畫布上閃爍、流動,如同晨曦中的銀霧、午後的細波、暮色下的粼粼倒影;它有時如琴弦般輕顫,有時似低語般溫柔,悄悄訴說光的故事與生命的韻律。透過AI與數位沉浸式技術,觀眾得以「走進」油畫中,與水的呼吸同頻,與光的律動共舞。

朱文浩教授1988年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1996年取得美國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視覺傳達設計碩士學位。普拉特藝術學院創立於1887年,是紐約市歷史悠久且享譽國際的藝術殿堂,在室內設計、美術與設計領域長期名列全美前茅,曾在QS世界大學藝術與設計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五、北美第四。其創作藝術碩士(M.F.A)更在美國藝術教育評比中名列前三,孕育出無數國際知名藝術家與設計師,對全球藝術潮流具有深遠影響。

1994年至1996年間,朱教授旅居紐約,活躍於曼哈頓下城的SOHO藝術區。SOHO以獨特的鑄鐵建築、林立的藝術畫廊與自由開放的創作氛圍聞名,是全球藝術家心中的聖地。在那裡,白日的街道瀰漫著油彩與咖啡香,黃昏時分,夕陽的金光映照在鑄鐵外牆上,彷彿將每一扇窗都化作藝術的畫框。朱教授經常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交流,在畫室裡揮灑色彩,或在畫廊的開幕夜中與觀者對話。他的多幅作品於當地被私人收藏,並在SOHO時期累積了深厚的藝術養分,成為其創作生命的重要基石。

朱教授返台後,將紐約的國際視野與台灣的文化底蘊結合,探索傳統與科技、藝術與互動之間的可能性。其作品曾獲「數位優勢數位藝術競賽」全國首獎,並被台灣歷史博物館、高雄自然史教育館、高雄市立圖書館等永久典藏。

在國際舞台上,他的藝術足跡遍及歐美與亞洲,屢次入選重要展覽,包括:

·        韓國基礎造形學會 主題國際作品展

·        亞洲聯盟超越設計(Asia Network Beyond Design)

·        KSBDA Paris 國際作品展

·        KSBDA San Francisco 國際作品展

·        KSBDA 國際作品展(多屆)

·        ASIA NETWORK BEYOND DESIGN Sagamihara(日本)

·        ASIA NETWORK BEYOND DESIGN Tianjin(中國)

·        ANBD Special Collaboration Poster Exhibition

·        NETWORK BEYOND DESIGN Jilin(中國)

·        KSDA International Fall Exhibition

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是以水為靈魂的多層次體驗

·        光影與色彩的變幻:從黎明到黃昏,從春水到秋波,觀眾將在畫作與動畫間感受時間的流逝與自然的脈動。

·        互動沉浸體驗:透過感應裝置,觀眾的動作將牽引畫面元素,激起波紋或光影的回應,讓每位參與者成為作品的一部分。

·        詩意聲境:配合畫面意境的音樂與環境聲音,讓人彷彿置身溪畔、湖邊或細雨微風中,沉浸於水的低語。

「水是自由的、流動的、無形卻無所不在。它映照了光,也映照了人心。」朱文浩教授表示,希望透過《水的饗宴》,讓觀者在水與光的交織間,感受到自然的溫柔力量與生命的韌性。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水的饗宴》多媒體藝術展
藝術家|朱文浩
開幕時間|2025年8月16日(六)上午10:00
展期|2025年8月16日(六)—8月31日(日)
地點|雲林縣文化中心 一樓展覽廳
形式|油畫、水彩、動畫、互動影片
主辦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處

 


上傳時間:2025-08-12 14:49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張起床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新聞網路電視台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