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25日於斗六市教師研習中心,舉行「台日共話Ǹ雲林在宅醫療新視野」座談會。透過台日專題演講與實務對談,交流在宅照護、社區營造與多職種合作模式與經驗,精進雲林在宅醫療、高齡長照等作為。
縣長張麗善今年七月率團參訪日本岐阜縣Kagayaki綜合在宅醫療診所,汲取日本在宅醫療經驗與作為。Kagayaki 綜合在宅醫療診所創辦人、市橋亮一理事長25日率團蒞臨雲林,上午參訪古坑福智教育園區參訪「國際心靈生態村」,下午與副縣長謝淑亞、衛生局長曾春美、縣內三大在宅急症照護團隊代表、台灣在宅醫療學會代表,舉行「台日共話Ǹ雲林在宅醫療新視野」座談會
副縣長謝淑亞表示,雲林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但醫療資源卻患寡又患不均,為解決高齡醫療問題,縣府自113年推動「醫路守護 雲林好照-在宅急症照護加值方案」,讓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甚至藥師直接走進長輩家中或住宿機構。截至目前收案量已達去年的四倍,實質透由醫院及基層合作改變醫療服務方式,突破急症照護醫院圍牆的疆界。
謝副縣長感謝市橋亮一理事長不吝分享經驗,為縣府在宅醫療政策提供專業、實務建議,這些都將成為推動在宅急症照護重要養分。雲林縣將持續推動醫療與長照銜接策略,以醫養合一為目標,擴大社區參與與民間創新資源投入,善用智慧科技、建構示範點並強化人力培育,打造「高齡友善、社區共融」的永續照護環境,讓鄉親安心在地生活、尊嚴終老。
市橋亮一理事長表示,他非常高興來到台灣參訪,與許多好朋友分享在宅醫療經驗。雲林在推動在宅急症照護的積極行動與創新作為,令人印象深刻,尤其跨院所網絡、在宅支援中心及社區參與的路徑,與日本經驗高度契合,期待未來能有更深層次交流機會。
他表示,根據Kagayaki 綜合在宅醫療診所在日本經驗,在宅醫療能滿足許多重症長輩在家接受醫護願望,減少患者、政府醫療資源支出等正向意義;另針對偏鄉遠距看診、在宅醫療服務可以讓都會區民眾,願意到偏鄉居住,增加偏鄉人口,創造正向循環。
衛生局長曾春美表示,市橋醫師自2009年起深耕岐阜偏鄉,建構多專業整合的在宅醫療體系,其所創立的 Kagayaki 診所融合醫療、長照、兒童與障礙照護,並設置社區共享空間Kagayaki Lodge,落實「以家為中心」的理念。
曾春美強調,高齡社會中跨職類照護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如藥師、營養師等專業加入,能從用藥安全、營養照護到慢病管理與安寧療護,展現全人照護精神,衛生局將陸續提出藥事服務與長照銜接的加值計畫,使照護更加完整。
座談會現場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雲林基督教醫院及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等縣內三大在宅急症照護團隊代表,分享執行成果與挑戰,從急診轉銜、24小時支援、多職類合作到末期關懷,展現「在地深化、無縫銜接」的照護願景。
社團法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黃子華理事指出,日本制度設計與專業分工,對台灣發展在宅急症照護與醫院基層銜接具高度參考性。
· SDGs3 健康與福祉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
· SDGs6 淨水與衛生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