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政府水利處27日於斗六行啟紀念館舉辦「雲林溪水環境公民參與圓桌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在地居民、社區組織、青年與公部門代表與會,透過對話討論,描繪雲林溪願景藍圖,創建更具包容性與永續發展的未來。
副縣長謝淑亞出席致詞時指出,一個城市、一個村莊社區如果有一條美麗乾淨的溪流,整個氛圍就會不一樣。過去人們常將髒亂的河川加蓋,眼不見為淨,但現代的思維已經不一樣,不僅把它蓋子掀起來,垃圾髒亂點清理乾淨,再融入生態、人文與地方故事,成為城市最具魅力的亮點。
謝淑亞副縣長表示,雲林溪流經斗六地區,不僅是地方重要的自然資源,還承載著軍警政聚落的歷史記憶。隨著水岸環境改善與親水空間的開放,雲林溪已逐漸成為居民休憩的重要場域。縣府邀請專家學者與居民深度座談,透過公民與公部門面對面交流,針對雲林溪的生態保護、空間利用與文化再生等行動方案進行討論,並取得平衡共贏,讓雲林溪進一步優化。打造一個兼具生態價值與社會意義的公共空間。
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今天論壇將深入探討「水利」、「歷史」、「生態」與「景觀」四大面向,洪浚格、陳姗姗、林品中、陳雲鵬等專家學者透過分組討論、地圖操作與圖像化記錄,引導參與者交流意見,共同繪製屬於雲林溪的未來行動藍圖。另邀請郭中端進行主題演講,郭玉麟、王鴻濬、黃莉婷參與座談。
許宏博表示,論壇採取輕鬆圓桌對話的形式,並安排主題演講、設計方案簡報與跨桌交流,讓不同背景的居民、青年、專業者與公部門代表深入互動與討論,凝聚共識。作為「雲林溪周邊空間環境活化整合策進計畫委託設計技術服務案」政策規劃、社區營造與永續發展的重要依據。
縣府水利處指出,本次論壇將收集大家建議及需求,再納入設計,為雲林溪地區永續發展提供方向,並強化居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感與主人翁意識,促使社會各界共同投入,希望更能符合地方的期待,共同創建一個更具包容性與永續發展的未來。
o SDGs6 淨水與衛生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衛生及其永續管理
o SDGs11 永續城鄉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o SDGs13 氣候行動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