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入

加入最愛
別讓人權光是陳列品
2010
08/16
23:06
讀者
舒非
台北市
投書
分享
瀏覽 (362) | | | |
2010-08-16 23:06
讀者 舒非 台北市 投書

文建會盛主委於日前宣布,在一年半後,正式成立「國家人權博物館」,使命定位在「人權」。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特別撰文期許國家人權博物館的願景,指出「人權已成普世價值及國際互動基本準則,我國甫於去年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和「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兩項國際公約簽署,正式進入國際人權體系。此時此刻正是重新審視,改善台灣人權環境,大步邁向嶄新階段的關鍵時機。」

筆者對於「國家人權博物館」也深深期待,但是人權不只是政治事件而已,今年四月於台北舉辦的「聯合國NGO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提出「尊重」、「司法」、「稅務」及「環境」共四大議題,都是人權重要的內涵。該會並於國父紀念館舉辦一連串的人權系列講座,從小到大看盡國家暴力的立法委員田秋菫女士,也於今年5月親臨講座現場做一個見證。田委員表示她所看過的最大的暴力,事實上就是國家暴力。從國父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開始,中華民國民主發展至今第99年,但司法與租稅人權的迫害仍時有所聞。據中華人權協會所做的調查更顯示出,台灣近幾年來的司法人權保障指標平均值,逐年下降,還表示與人民權益保障問題,的確需要全體國人一起來關心。所以筆者希望人權博物館不只是陳列出一段段的歷史,也能真正喚醒民眾的意識,共同為保障人權而努力。

誠如張館長所言,台灣人權已正式進入國際人權體系,但如何掙脫意識形態枷鎖,廣諮博採,尋求社會共識,讓博物館成為一座回顧台灣民主自由發展歷程,讓觀眾感動、感念與感恩,更是一大挑戰。筆者想套用一段田委員於人權講座中的演說,委員舉了刻於美國波士頓猶太人屠殺紀念碑上,德國一位新教牧師──馬丁莫尼拉寫的詩:「在德國起初法西斯德國納粹黨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作聲,因為我不是猶太人;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徒;最後他們朝著我奔過來,但卻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希望未來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會讓每一個參觀的人體認到,不要把任何不公不義的事情當做是別人的事情,因為只要還有迫害人權的事情存在,誰也不能說自己不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上傳時間:2010-08-16 23:06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 舒非 ,不代表天眼日報全球網路新聞網站的觀點和立場。